太和高级西装定制店在哪-太和服装店
柯南里面哪几集比较经典?最好列张表详细点最好
剧情主线及相应内容
001云霄飞车事件(组织)
054电玩公司事件(组织)
129来自黑暗组织的女子大学教授事件(组织)
170,171暗阁中的角(新出登场)
176,177,178与黑暗组织的再会(组织)
188---193危命的复活(兰)
226,227格斗游戏的陷阱(朱蒂登场)
230,231谜一样的乘客(赤井登场)
258,259来自芝加哥的男子(詹姆斯登场)
269,270犯罪的纪念品(有提到警察局关于毛利的案卷被偷一事)
271,272紧急隐藏的省略(朱蒂)
277,278英语教师VS关西侦探(朱蒂)
286,287,288工藤新一NY事件(不用多说了吧)
289,290迷惘森林中的光彦(上下集)(有提到哀对组织气味已经不敏感了。和沼渊已一郎是组织一员的
事。)
307,308无声的证据(组织相关,下一集的引子)
309,310,311与黑色组织的接触(组织)
335,336东都显影所的秘密(有神秘人)
338,3394辆保时捷(朱蒂和贝尔摩德假扮的新出发现哀)
340,341隐藏在厕所里的秘密(更多关于哀父母的消息,找到明美藏起来的录音带)
343,344便利店的陷阱(最后一段是小兰发现朱蒂藏的照片,怀疑朱蒂)
345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不多说了)
346,347寻找P股上的印记(上集案件的扫尾,关于哀拒绝证人保护计划的事)
还有些集案件本身没什么,其间就一两句话和组织的事有点关系或者哀的话暗藏玄机
130,131竞技场无差别胁迫事件
222,223,224招致亡的人鱼传说(人鱼小岛签名册有宫野志保的名字)
242元太的灾难(好像提到GIN是左撇子)
246,247网中的谜事件(哀和兰握手)
279,280迷宫的阴暗(这集哀说了很多话)
312,313染上夕阳的布偶(哀说了关于夕阳的话)
TV1-370各重要人物出场与剧情集总结 一下
平次
Ova2-16个嫌疑犯
Ova3-柯南、平次与消失的少年
Movie3-世纪末的魔术师
Movie7-迷宫的十字路口
048 外交官事件(前篇)
049 外交官事件(后篇)
057 福尔摩斯迷事件(前篇)
058 福尔摩斯迷事件(后篇)
077 名门连续惨事件(前篇)
078 名门连续惨事件(后篇)
117 推理小说家失踪事件(后篇)
118 浪花连续事件(1小时特别篇)
141 结婚前夜的密室事件(前篇)
142 结婚前夜的密室事件(后篇)
166 鸟取蜘蛛屋的怪物(事件篇)
167 鸟取蜘蛛屋的怪物(疑惑篇)
168 鸟取蜘蛛屋的怪物(解决篇)
174 20年的杀意 新佛尼号连续事件 (2小时特别篇)
190 危命的复活 第三种选择
191 危命的复活 黑衣骑士
220 满口谎言的委托人(前篇) 平次母亲
221 满口谎言的委托人(后篇)
222 人鱼失踪记(事件篇)
223 人鱼失踪记(推理篇)
224 人鱼失踪记(解决篇)
238 大阪的3个K事件(前篇)
239 大阪的3个K事件(后篇)
261 雪夜的恐怖传说(前篇)
262 雪夜的恐怖传说(后篇)
263 大阪双重迷案-浪花剣士与太阁之城(2小时特别篇)
277 英语教师VS西部名侦探(上)
278 英语教师VS西部名侦探(下)
291 孤岛的公主与龙宫城(事件篇)
292 孤岛的公主与龙宫城(追求篇)
293 孤岛的公主与龙宫城(解决篇)
323 服部平次一筹莫展(前篇)
324 服部平次一筹莫展(后篇)
325 火焰中的红马(事件篇)
326 火焰中的红马(搜查篇)
327 火焰中的红马(解决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2.5小时特别篇)
新一(假的与短暂的回忆不算)
Movie1-引爆摩天楼
Movie7-迷宫的十字路口
001 云霄飞车事件
048 外交官事件(前篇)
049 外交官事件(后篇)
162 飞行中的密室!工藤新一首次事件(1小时特别篇)
191 危命的复活 黑衣骑士
192 危命的复活 新一回来了
193 危命的复活 约定的场所
219 名侦探大集合 工藤新一vs.怪盗基德
286 工藤新一NY事件(事件篇)
287 工藤新一NY事件(推理篇)
288 工藤新一NY事件(解决篇)
有希子&优作(明显比妻子少)
Movie6-贝克街的亡灵
043 江户川柯南诱拐事件
096 走投无路的名侦探 连续两大事件 (2小时特别篇)
144 上野出发北斗星3号(前篇)
145 上野出发北斗星3号(后篇)
192 危命的复活 新一回来了
193 危命的复活 约定的场所
286 工藤新一NY事件(事件篇)
287 工藤新一NY事件(推理篇)
288 工藤新一NY事件(解决篇)
335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前篇)
336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后篇)
333 相似的女王陛下(前篇)
334 相似的女王陛下(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2.5小时特别篇)
妃
Ova2-16个嫌疑犯
Movie2-第十四个目标
Movie4-瞳孔中的暗杀者
032 咖啡店事件
114 有氧潜水事件(前篇)
115 有氧潜水事件(后篇)
199 嫌疑犯毛利小五郎(前篇)
200 嫌疑犯毛利小五郎(后篇)
265 法庭的对决 妃VS小五郎(前篇)
264 法庭的对决 妃VS小五郎(后篇)
297 法庭的对决2 妃VS九条(前篇)
298 法庭的对决2 妃VS九条(后篇)
306 看不见的嫌疑犯(后篇)
333 相似的女王陛下(前篇)
334 相似的女王陛下(后篇)
基德(有上升趋势)
Ova1-柯南 vs Kid vs Yaiba 宝刀争夺大作战!
Ona4-基德与宝石之母
Movie3-世纪末的魔术师
Movie8-银翅膀的魔术师
076 柯南对怪盗基德(1小时特别篇)
132 魔术爱好者事件(事件篇)
133 魔术爱好者事件(疑惑篇)
134 魔术爱好者事件(解决篇)
219 名侦探大集合 工藤新一vs.怪盗基德
356 怪盗基德的惊异空中步行
赤井秀一(基本上都是一闪而过)
230 迷一样的乘客(前篇)
231 迷一样的乘客(后篇)
258 来自芝加哥的男人(前篇)
259 来自芝加哥的男人(后篇)
270 犯罪的纪念品(后篇)
288 工藤新一NY事件(解决篇)
309 与黑暗组织接触(交涉篇)
311 与黑暗组织接触(决篇)
335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前篇)
336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2.5小时特别篇)
朱蒂
226 战斗游戏的陷阱(前篇)
227 战斗游戏的陷阱(后篇)
230 迷一样的乘客(前篇)
231 迷一样的乘客(后篇)
277 英语教师VS西部名侦探(上)
278 英语教师VS西部名侦探(下)
271 匆忙掩饰的省略(上)
272 匆忙掩饰的省略(下)
338 4台保时捷(前篇)
339 4台保时捷(后篇)
343 便利店的陷阱(前篇)
344 便利店的陷阱(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2.5小时特别篇)
347 寻找P股上的印记(后篇)
本厅恋物语系列
14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前篇)
147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后篇)
15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2(前篇)
157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2(后篇)
205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3(前篇)
20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3(后篇)
240 新干线护送事件(前篇)
241 新干线护送事件(后篇)
253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4(前篇)
254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4(后篇)
301 恶意与圣者的行进(前篇)
302 恶意与圣者的行进(后篇)
304 震动的警视厅 1200万人质(2小时特别篇)
358 本厅刑事恋爱故事5(前篇)
359 本厅刑事恋爱故事5(后篇)
黑色组织
Movie5-通往天国的倒数记时
001 云霄飞车事件
013 奇怪的寻亲事件 (关于宫野雅美的)
054 电玩公司事件
128 黑暗组织10亿元抢劫事件
129 来自黑暗组织的女子 大学教授事件
176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灰原篇)
177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柯南篇)
178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解决篇)
230 迷一样的乘客(前篇)
231 迷一样的乘客(后篇)
307 没有声音的证词(前篇)
308 没有声音的证词(后篇)
309 与黑暗组织接触(交涉篇)
310 与黑暗组织接触(追击篇)
311 与黑暗组织接触(决篇)
340 厕所隐藏的秘密(前篇)
341 厕所隐藏的秘密(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2.5小时特别篇)
少年侦探团
Ova1-柯南 vs Kid vs Yaiba 宝刀争夺大作战!
Ova2-16个嫌疑犯
Movie1-引爆摩天楼
Movie2-第十四个目标
Movie4-瞳孔中的暗杀者
Movie5-通往天国的倒数记时
Movie6-贝克街的亡灵
Movie7-迷宫的十字路口
Movie8-银翅膀的魔术师
movie9-水平线上的阴谋
001 云霄飞车事件
004 大都会暗号地图事件
005 新干线大爆破事件
012 步美事件
015 消失的尸体事件
017 百货公司挟持事件
020 鬼屋事件
033 侦探团生还事件
036 周一晚上7:30事件
050 图书馆事
059 首次跑腿事件
063 大怪兽哥美拉事件
073 少年侦探队遇难事件
081 当红艺人事件(前篇)
082 当红艺人事件(后篇)
086 诱拐现场特定事件
107 鼹鼠星人之谜事件(前篇)
108 鼹鼠星人之谜事件(后篇)
109 侦探团大追踪事件
112 帝丹小学7大离奇事件
119 假面超人事件
123 天气预报**事件
126 旅行剧团事件
127 旅行剧团事件
129 来自黑暗组织的女子 大学教授事件
130 竞技场无差别胁迫事件(前篇)
131 竞技场无差别胁迫事件(后篇)
135 消失的凶器搜索事件
136 青色古堡探索事件(前篇)
137 青色古堡探索事件(后篇)
138 最后上映的事件(前篇)
139 最后上映的事件(后篇)
140 SOS!步美传达的讯息
14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前篇)
148 路面电车急刹车事件
15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2(前篇)
157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2(后篇)
163 月与星与太阳的秘密(前篇)
164 月与星与太阳的秘密(后篇)
165 少年侦探团消失事件
179 咖啡店货车闯入事件
182 九门大搜索
183 危险的处方笺
188 危命的复活 洞窟中的侦探团
189 危命的复活 负伤的名侦探
192 危命的复活 新一回来了
205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3(前篇)
206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3(后篇)
209 龙神山汽车坠落事件
212 蘑菇、山熊和侦探队(前篇)
213 蘑菇、山熊和侦探队(后篇)
225 生意兴隆的秘密
230 迷一样的乘客(前篇)
231 迷一样的乘客(后篇)
233 无法消失的证据(前篇)
234 无法消失的证据(后篇)
242 元太的灾难
246 陷入网中的谜团(前篇)
247 陷入网中的谜团(后篇)
252 图画中的犯
258 来自芝加哥的男人(前篇)
259 来自芝加哥的男人(后篇)
269 犯罪的纪念品(前篇)
270 犯罪的纪念品(后篇)
273 提问婆婆失踪事件
279 迷宫的阴暗(前篇)
280 迷宫的阴暗(后篇)
281 年幼的目击者
289 迷途森林的光彦(前篇)
290 迷途森林的光彦(后篇)
294 爱与决心的粉碎(前篇)
295 爱与决心的粉碎(后篇)
301 恶意与圣者的行进(前篇)
302 恶意与圣者的行进(后篇)
303 回来的受害者
304 震动的警视厅 1200万人质
312 染上夕阳的布偶(前篇)
313 染上夕阳的布偶(后篇)
329 被挑拨的友情(前篇)
330 被挑拨的友情(后篇)
335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前篇)
336 东都显影所的秘密(后篇)
346 寻找P股上的印记(前篇)
347 寻找P股上的印记(后篇)
348 爱与幽灵与地球遗产(前篇)
349 爱与幽灵与地球遗产(后篇)
352 钓鱼大会的悲剧(前篇)
353 钓鱼大会的悲剧(后篇)
358 本厅刑事恋爱故事5(前篇)
359 本厅刑事恋爱故事5(后篇)
360 不可思议的春甲虫
366 显而易见的码头惨剧 (前篇)
367 显而易见的码头惨剧 (后篇)
369 好运男子的历险
370 四处辗转的游戏软件
哀的就是少年侦探团128集以后加上
190 危命的复活 第三种选择
191 危命的复活 黑衣骑士
193 危命的复活 约定的场所
176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灰原篇)
177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柯南篇)
178 与黑暗组织的再会(解决篇)
309 与黑暗组织接触(交涉篇)
310 与黑暗组织接触(追击篇)
311 与黑暗组织接触(决篇)
338 4台保时捷(前篇)
339 4台保时捷(后篇)
340 厕所隐藏的秘密(前篇)
341 厕所隐藏的秘密(后篇)
342 豪斯登堡的新娘
343 便利店的陷阱(前篇)
344 便利店的陷阱(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
群马县的山村警官(可爱又可恨的~~)
096 走投无路的名侦探 连续两大事件
199 嫌疑犯毛利小五郎(前篇)
200 嫌疑犯毛利小五郎(后篇)
243 毛利小五郎的冒充者(前篇)
244 毛利小五郎的冒充者(后篇)
289 迷途森林的光彦(前篇)
290 迷途森林的光彦(后篇)
310 与黑暗组织接触(追击篇)
兰的怀疑
Movie3-世纪末的魔术师
007 每月一件礼物威胁事件
096 走投无路的名侦探 连续两大事件
188 危命的复活 洞窟中的侦探团
189 危命的复活 负伤的名侦探
190 危命的复活 第三种选择
191 危命的复活 黑衣骑士
192 危命的复活 新一回来了
193 危命的复活 约定的场所
园子
006 情人节事件
018 六月新娘事件
034 山庄绷带怪人事件(前篇)
035 山庄绷带怪人事件(后篇)
042 卡拉OK厅事件
072 三胞胎别墅事件
076 柯南对怪盗基德
079 银行强盗事件
081 当红艺人事件(前篇)
082 当红艺人事件(后篇)
084 滑雪别墅事件(前篇)
085 滑雪别墅事件(后篇)
100 初恋情人回忆事件(前篇)
101 初恋情人回忆事件(后篇)
126 旅行剧团事件(前篇)
127 旅行剧团事件(后篇)
132 魔术爱好者事件(事件篇)
133 魔术爱好者事件(疑惑篇)
134 魔术爱好者事件(解决篇)
143 疑惑的天体观测
152 神秘老人失踪事件
153 园子的夏日海滩冒险物语(前篇)
154 园子的夏日海滩冒险物语(后篇)
172 复活的亡讯息(前篇)
173 复活的亡讯息(后篇)
191 危命的复活 黑衣骑士
196 看不见的凶器 小兰的初步推理
226 战斗游戏的陷阱(前篇)
227 战斗游戏的陷阱(后篇)
228 暗藏杀机的陶艺教室(前篇)
229 暗藏杀机的陶艺教室(后篇)
246 陷入网中的谜团(前篇)
247 陷入网中的谜团(后篇)
255 松江玉造连句十四次胜负(前篇)
256 松江玉造连句十四次胜负(后篇)
266 情人节的真相(事件篇)
267 情人节的真相(推理篇)
268 情人节的真相(解决篇)
271 急忙掩饰的忽略(前篇)
272 急忙掩饰的忽略(后篇)
294 爱与决心的粉碎(前篇)
295 爱与决心的粉碎(后篇)
304 震动的警视厅 1200万人质
331 疑惑的咖喱饭(前篇)
332 疑惑的咖喱饭(后篇)
342 豪斯登堡的新娘
343 便利店的陷阱(前篇)
344 便利店的陷阱(后篇)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
352 钓鱼大会的悲剧(前篇)
353 钓鱼大会的悲剧(后篇)
356 怪盗基德的惊异空中步行
361 帝丹高中学校怪谈(前篇)
362 帝丹高中学校怪谈(后篇)
368 魔女栖息的点心之家
关于中国的服装
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 、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原始社会服饰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 、《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 ,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 ,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 ,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 ,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男女通用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秦汉服饰胡服令 ,推行胡服骑射,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 ,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 ,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 ,成为定型化套装 。下着 紧口大裤 ,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 , 民族服饰大为交融 。 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 。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隋唐女子好打扮 。从宫廷传开的“ 半臂 ” ,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 ,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 ,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 。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 ,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 ,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辽金政权考 虑到与汉族杂处 共存的现实 ,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元代于延佑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 ,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 圆领紧袖袍 ,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 。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分,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 ,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 ,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 ,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我国历史上服装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哪些历史观道理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民族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直到发展到近现代,都以其各自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原始社会服饰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秦汉服饰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
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元代于延祐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圆领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分,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薙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国内知名女装品牌排行榜是怎样的?
国内知名女装品牌排行榜:哥弟、威克多、菲妮迪、雅戈尔。推荐:哥弟和雅戈尔。
1、哥弟
哥弟品牌源于中国台湾创始于公元1977年,本着将心比心,相辅相成的团队观,秉持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诚信经营理念,开发并生产了多元化的品牌组合,裤装尤负盛誉。哥弟品牌服装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时装品味,更是人生的品味。
2、雅戈尔
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经过36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为主业,涉足地产开发、金融投资领域,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雅戈尔在全国拥有772家自营专卖店,各品牌商业网点2632家。主打产品衬衫为全国衬衫行业第一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连续17年获得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西服连续12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里面的女士西服样式十分新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